13日开幕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,印发了《关于福建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》,提请代表们审议,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这份干货满满的报告,全面复盘过去一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,锚定新一年重点工作任务。
2024年,十大成效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新进展
2024年,全省各级各部门有力有效应对复杂严峻形势、积极克服困难问题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新进展。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实现全年预期目标;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0.8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.6%。
成效一: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
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。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。海洋领域创新实验室和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绿色超算中心批准建设。全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。
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。推动出台全国首个促进首台(套)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。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正式投产,我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——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建设。
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。出台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若干政策措施。福州、厦门入选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,泉州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入选国家年度建设名单。
成效二:积极扩大有效需求,消费投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
投资结构不断优化。1593个省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超7200亿元、完成年度计划107%左右。建立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。
“两重”建设、“两新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2024年“两重”项目全部开工建设。组织开展“全闽乐购·焕新生活”系列活动,带动销售额近390亿元。
消费复苏态势不断巩固。实施消费促进年十大行动。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举措。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。
成效三:全力壮大民营经济,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
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深入推进。出台服务保障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若干举措。创新推出首期80亿元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贷款”。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推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促进公平竞争条例。完成国家两批21件和我省4件特色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集成化改革任务。实施全省政务服务“数据最多采一次”改革。
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。落实落细15个方面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。厦门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形成60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。
成效四: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路,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
“融”的主体不断壮大。新发布两批30条促进闽台融合政策举措,率先实施“取消台胞暂住登记”措施。在大陆率先批量接收台湾地区法科学生实习实训。
“融”的平台持续提升。厦门市出台大陆首部鼓励台青就业创业地方性法规。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实现台资企业注册登记“全程网办”。新增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8个。
“融”的基础持续夯实。出台大陆首部文化领域涉台专项地方性法规《福建省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》。上线台胞台企数字“第一家园”服务平台。“黄岐—马祖”对台小额贸易航线正式复航。
成效五:深入推进新时代山海协作,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速
区域发展布局不断优化。实施103个山海协作重点项目,建设首批“产业飞地”“科创飞地”各3个。援藏援疆工作保持全国前列。闽宁全方位多层次协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,考核连续6年为“好”。
城乡融合新格局加快构建。实施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。印发实施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。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,城镇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、覆盖。
成效六: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
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66.6万亩、超计划任务13.6万亩,全年粮食产量514.4万吨。4个省级粮库提前建成投用。与11个产粮省建立产销协作关系,先后从协作省调入粮食超1亿吨。
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。新建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。育成4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作物新品种。
乡村建设扎实推进。大力实施“千村示范引领、万村共富共美”工程,支持40个乡镇、500个村开展示范创建。完成全省14424个村庄分类工作。
成效七:加强开放平台建设,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
开放强省加快建设。出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。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预计增长9.7%,预计实际使用外资220亿元左右。
“海丝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。“丝路海运”联盟成员达343家、命名航线达132条、集装箱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,闽赣海铁联运天天班累计开行超1500列,“丝路飞翔”开行国际(地区)航线增至60条,“海丝三号02星”成功发射。国内首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金砖国家服务专区上线运行。
成效八: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,绿色发展底色更加深厚
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。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三明成功举办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“厦门实践”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“三多”改革试点。推动出台《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》。
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突出。出台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。推动出台闽江、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5年获评优秀。
生态系统治理和保护不断加强。九龙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完工。全省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。生态质量指数持续为优、居全国前列。
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。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式下线,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并网发电。
成效九: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
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。出台“就在八闽”拓岗稳工促发展6条措施。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、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完成年度目标。
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3所。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11.4万个。增加普通高中学位4.2万个。22个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培优计划。
健康福建建设加快推进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国前列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9年居全国前列。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上,我省体育健儿分别获得2金2银1铜、2金1银。
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。率先印发实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。“平潭壳丘头遗址群”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9部作品入选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70元。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2个。
成效十: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社会大局安定稳定
经济金融等领域风险防控不断加强。连续5年被评为无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省份。出台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若干措施。
能源安全保障有力。全省电力装机预计达8958万千瓦,增长10%,全年发电量增长9.5%。
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。全国首创安全风险指数模型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.5%、14%,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。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29.45%。
2025年,组织实施好十个方面工作
2025年,如何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持续增进人民福祉,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?计划报告提出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:
千方百计促消费扩投资,全方位扩大内需——
大力提振消费。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培育壮大国货国潮消费。积极培育即时零售、直播电商、智慧商店等消费新业态。
提高投资效益。加快推动“两重”建设,扩大有效益的投资。强化重大项目支撑,抓早抓实1550个左右省重点项目实施。
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,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——
加快建设教育强省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深化职普融通,统筹资源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。
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深化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。实施科技重大攻关行动,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。
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。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“免申即认”“同行专家评价”工作。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梯次培育体系。
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——
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。全面推进“电动福建”建设。围绕光电信息、集成电路、新能源等优势领域积极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
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。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千行百业。深入实施“数据要素×”行动,推动多跨场景下的数据融合应用场景创新。
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政策举措。加快推进福州、厦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。
着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,激发内生动力活力——
深化国有企业改革。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。优化国资布局结构,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。
促进民营经济发展。推动出台《福建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》。健全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。推进数据赋能民营企业融资。
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进一步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。力争全省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累计上线超过40件。
深化具有福建特色的改革。巩固提升“三明医改”经验。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“三多”改革试点。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。
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——
深化“海丝”核心区建设。构建立体互联互通重要枢纽。深入实施“丝路伙伴”计划。积极推进菌草等“小而美”项目。
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。探索制定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(负面清单)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。
着力稳外贸稳外资。深化“福品销全球”系列活动。开展引侨资聚侨力专项行动,争取引进一批重大外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。
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——
加强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控。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。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,盘活存量、做优增量。
保障能源资源安全。争取更多优质优价煤源气源,保障一次能源供应。加快核电、风电、抽蓄、集中式光伏及电网建设。
强化公共安全治理。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,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.008人以内。
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,不断提升发展协调性平衡性——
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,粮食产量稳定在511万吨以上。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五大工程。
加快城乡融合发展。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。鼓励有条件的市、县(区)开展共同富裕综合试点。
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。推进山海教育均衡发展、医疗资源扩容下沉。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,持续深化三明与上海、龙岩与广州对口合作。
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,深化闽台融合发展——
加快建设两岸社会融合样板。健全台胞社会参与体系,支持台胞参与福建各项事业发展。落实台胞在闽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。
加快建设两岸经济融合样板。落实闽台融合发展重点项目“一清单三优先”管理机制。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和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“台资板”创新升级。
加快建设两岸情感融合样板。促进两岸文化交流。探索闽台青少年交流交往新模式,开展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。
进一步促进全域融合发展。打造厦金、福马“同城生活圈”。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。
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,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——
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。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、气候投融资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改革试点。
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。抓好美丽城市、美丽乡村、美丽河湖、美丽海湾、美丽园区等美丽福建基础单元建设。
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。分领域分行业推进节能降碳专项行动,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。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。
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——
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。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。强化数字赋能就业工作,加力推进“网约式”零工平台建设。
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。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,合理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。推动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。
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。推进国家级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及县级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建设。打造纵向成集、横向成群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。
优化文化、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。推动朱子文化、海洋文化、闽南文化、侯官文化等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。(记者 张辉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